关于启动公共基础和素质教育重点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
苏建院教〔2012〕14号
各教学单位、各部门:
为贯彻江苏省教育厅《关于实施江苏省“十二五”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的意见》(教高[2012]1号)的文件精神,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,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,推动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,提高人才培养质量,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。按照学校的总体工作部署,现启动校级公共基础和素质教育重点课程建设项目,现将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。
一、指导思想
结合人才培养的特点和需求,围绕基础服务专业的理念,以强化综合素质、职业素养和人文素质培养,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,进一步推动公共基础课和素质教育选修课的教学改革,构建和完善公共基础课程体系。更新授课方式、优化授课内容,探索项目教学法,灵活设计案例教学法、情境教学法和专题教学法等多种方式组织教学。积极进行分层教学及考试改革,实行教考分离。 二、建设内容
1.教学内容改革
教学内容改革建设是重点课程建设的核心。要准确定位重点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、任务和作用,广泛吸收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,积极整合优秀教学成果,调整课程结构,体现新时期社会、政治、经济、科技的发展对高职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,形成有鲜明特色的课程教学内容。
2.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
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和切入点。积极合理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、多媒体教学技术、虚拟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,灵活适当采用多种教学方法,改革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、教学模式、教学方法、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,使用网络进行教学和管理,以学生为主体,鼓励自主探究式学习,实现教学方式、学习方式的大变革。
3.教材建设
教材建设是重点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。重点课程的教材应能满足高职教育培养目标要求,能够反映先进技术水平,特色鲜明。重点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可以自行编写、制作高水平特色校本教材,积极开展教学参考资料和教学辅助资料的建设工作。要建设能够体现教学大纲要求的、启发学生思考、适于学生自学、规范教师教学的学生课程学习指导书和教师教学参考书。鼓励建设一体化设计、多种媒体(文字教材、电子教材、录像、软件等)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。
4.课程资源建设
要在主要教学文件(包括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、授课计划、教案、教学课件等)上网开放的基础上,建立案例库、练习题库、试题库或试卷库、素材资源库、专题讲座库等资料库,加强教学课件、授课录像等方面内容的建设,争取达到能够进行远程教学的要求,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。
5.考核方式改革
积极进行考核方式的改革。根据高职教育特点和课程标准要求,采取多种课程考核方式,综合评定学生成绩。在考核学生基本知识、基本技能的同时,重点考核技术应用能力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。建立有效、可信的考试机制,考核内容和方法科学合理,鼓励探索和尝试网上考核。
三、申报范围
本轮重点课程建设以公共基础课和素质教育选修课为主。全校专任和兼课教师均可申报,但每位教师限作为一门课程的主持人。
四、申报、立项
1.课程负责人填报《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和素质教育重点课程申报书》(附件1)和《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和素质教育重点课程申报汇总表》(附件2),课程负责人所在部门审核签字盖章后,于7月6日前交教务处(教三楼B座303室),同时将电子稿发送到jsb@xzcat.edu.cn。 2.教务处组织专家组评议审核,确定重点课程建设名单。
3.教务处将专家组评审结果报学校审批,最终确定通过立项的重点课程。
五、组织管理
1.重点课程建设实行课程负责人负责制。课程负责人要在规定时间内作出规划,明确每年度的建设任务,并制定出当年的工作计划报所在院部,并报教务处备案,作为重点课程年度检查的依据之一。
2.教务处负责重点课程的遴选组织和建设管理工作,对重点课程申报与遴选、建设经费使用、建设实施效果等诸方面进行监控和检查评价,做好重点课程建设中期检查考核和验收等工作。
3.重点课程建设周期为两年,分年度下拨专项建设资金。对不能如期完成建设任务的课程停拨经费。
教务处
二○一二年六月二十八日